本文目录一览:
杜甫简介资料
早年漫游 杜甫于开元十九年(731年)十九岁时,开始游历郇瑕(现山西临猗)。两年后,他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返回故乡参加“乡贡”。次年,他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但未能及第。此后,他赴兖州省亲,并再次漫游齐赵平原。
杜甫,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 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人称他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杜甫的趣事
1、杜甫与轿夫 唐代大诗人杜甫被贬梅州杜甫,他雇了四个轿夫抬着他到民间巡视。路经梅岭,天气多变,下起了大雪,当时有个轿夫见雪,天气突变,下起大雪,轿夫见雪生情,情不自禁想吟几句诗,可是由于念书不多,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一句好诗来。
2、愤斥皇亲 唐玄宗当政时期杜甫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个大国。但就在这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的大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生着崩溃的征兆。终于唐王朝迅速走向倾覆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发生。
3、病死说 翻阅莫砺锋、童强著《杜甫传》,关于杜甫的死,书中是这样写的:“冬天到了,诗人病倒了。病倒在行往衡阳的舟中。……一颗巨星就在这无限的孤独、寂寞中陨落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16页)。赐死 此说最早出自于假冒唐朝李观的名义写的《杜拾遗补遗》。
4、还有一则逸闻趣事是关于杜甫和李白的相遇。他们一起在山东一带漫游,一起拜访当时著名的道士。因为狂傲差点被杀。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该诗问世以后趣事颇多,广为流传的要数诗宴、诗画菜和诗厨。 诗宴 肃宗乾元二年,杜甫弃官西去,穷居成都草堂。一日,几位不速之客到杜甫家以诗会友,杜甫实在拿不出好一点的饭菜来招待客人,杜夫人着急万分,不知所措。
杜甫的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人称他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祖籍湖北襄阳。他曾在长安城南的少陵居住,因此后世称他为杜少陵或杜工部。杜甫出身于一个尊儒守官并具有文学传统的家庭,是杜审言的孙子。他在7岁时开始学习诗歌,15岁时已经小有名气。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大李杜”也被称为“老杜”“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杜甫简介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字子美,河南巩县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杜甫的诗歌题材广泛,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况。他的诗作充满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兴衰的关切。
杜甫一生的四个时期
杜甫一生的四个时期分别是:读书和漫游时期、困居长安时期、陷贼和为官时期、西南飘泊时期。读书和漫游时期 开元19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
这位诗人一生的四个时期分别是读书和漫游时期、困居长安时期、安史之乱中被任命为左拾遗时期、弃官漂泊西南时期。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岁以前):公元731年起,为了扩大眼界、结识名流,杜甫数度漫游,历时达十余年之久,其间他到过金陵、姑苏、浙东、齐赵一带。
读书和漫游时期:杜甫在少年时期开始广泛阅读诗书,并在此后的岁月里,游历了吴越、齐赵等地。在洛阳,他遇到了李白,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此期间,他还与高适一同游历了梁、宋等地。 困居长安时期:杜甫在长安应试不中,此后便在长安滞留,过着艰难的生活。
杜甫人生经历四个阶段是:漫游时期、困居长安时期、乱世为官时期、漂泊西南时期。漫游时期,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过的是登山涉水、高歌游猎的浪漫生活。
杜甫一生的四个时期及其代表作如下: 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在这一时期,杜甫主要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代表作包括《望岳》等,反映了他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热爱。
其四个阶段是南北壮游时期、困居长安时期,长达十年、安史之乱、流亡期。南北壮游时期。从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 731 年)起,为了扩大眼界、结识名流,杜甫数度漫游,历时达十余年之久,其间他到过金陵、姑苏、浙东、齐赵一带。代表作《望岳》。困居长安时期,长达十年。
杜甫是诗什么
1、诗圣-杜甫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诗仙-李白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以下是关于杜甫的详细介绍:称号:除了“诗圣”外,后世还称他为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地位: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李商隐与杜牧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3、杜甫是诗圣。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4、杜甫是诗圣。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这一称号体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成就和对后世诗歌发展的深远影响。杜甫的诗歌风格重情感、尚真实,他善于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他的诗作题材广泛,既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络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网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