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张养浩简介
- 2、张养浩的简介?
- 3、民国期间,印章为云庄的人是谁
- 4、张养浩的资料、小传和作品评述
- 5、《张养浩》古文翻译
张养浩简介
1、张养浩生平简介如下:基本信息: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他是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家庭背景: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平民家庭,祖父张山曾从戎,父亲张郁弃儒从商。才华与成就:幼有才名,长游京师,以散曲著称,诗、文兼擅。
2、《朝天曲·柳堤》的作者是张养浩。以下是关于张养浩的简介:生平信息:张养浩生于1269年,逝于1329年,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他字希孟,号云庄,是今属山东济南人。文学成就:张养浩在文学方面多才多艺,诗、文都颇为出色,尤其以散曲最为人所熟知,作品《云庄休君自适小乐府》流传后世。
3、作者简介(张养浩)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4、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一生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少有才学,被荐为东平学正。
张养浩的简介?
1、张养浩生平简介如下:基本信息: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他是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家庭背景: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平民家庭,祖父张山曾从戎,父亲张郁弃儒从商。才华与成就:幼有才名,长游京师,以散曲著称,诗、文兼擅。
2、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一生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少有才学,被荐为东平学正。
3、张养浩,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是元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逝世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张养浩一生经历了多个朝代,从世祖到文宗,他都有涉足。年少时便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因此被推荐为东平学正。
民国期间,印章为云庄的人是谁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山东济南人。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张养浩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
我的家乡在甘肃省天水市,历史上出过秦先祖非子,庄公,汉飞将李广、营平侯赵充国、西域都护段会宗、隐士姜岐、傲骨名士赵壹,三国时凉州上士姜维,魏晋南北朝陈安、前秦王苻坚、卜者王嘉,中唐名相权德舆,抗金名将张俊、烟霞无为大师梁志通,明代陇右大儒缵宗,清代陇上铁汉安维峻,民国邓宝珊。
杨邦义(1085—1129),字希稷,谧号“忠襄”,南宋吉州吉水县黄桥镇杨家庄(今云庄村)人,舍生取义的抗金名臣。 1129年金兵入侵建康(今南京)时,建康留守杜充贪生怕死,见金兵即将兵临城下,弃城而逃,后被俘投降。杨邦义当时只是个建康府通判,系文官,手中没有兵权,但仍拼死抵抗,终因势单力薄,寡不敌众,力竭被俘。
明代隆庆年间,为内阁大学士、历城人殷士儋所有,改称“通乐园”,又名“川上精舍”。清康熙年间,济南诗人王苹典屋居于其间,取名“二十四泉草堂”,赋诗云:“百年竟落书生手,满郡犹呼阁老亭”,“乱泉声里谁通屐?黄叶林间自著书”。民国初期,被北洋军阀、曾任山东督军兼省长的张怀芝万竹园花园占有。
九月十五是林诗音的生日,偏那么巧就在那一天恶客上门,众多武林豪杰纷纷接到匿名信函说,兴云庄内藏有大笔宝藏。由于事关重大(波及林诗音),就算李寻欢变成只乌龟这回也得探出头来。
张养浩的资料、小传和作品评述
1、天历二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简介,办理赈灾,以积劳病卒。其散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官场黑暗时流露不满。又能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云庄类稿》。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作品评述暂缺。
2、《张养浩》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张养浩》人物故事小传 张养浩(公元1270—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元济南(今山东济南)人。曾任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职。后辞官归隐。一度起赴陕西赈灾,积劳病卒。为著名散曲作家,所作多写弃官后的田园隐逸生活,有的流露出对官场的不满情绪。风格豪放。又能诗。
3、张养浩学识渊博,尤其擅长经学和史学。他的学问深厚,著作等身。他所著的《太史公纪》、《春秋左传》等书,成为了后人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他还编纂了《国朝名贤小传》、《国朝奇人传》等书,记录了许多有才华的人的故事,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4、本书精选元代一百首代表性的散曲作品,以展现散曲本色之美。从元好问到张养浩,黄梅负责编写,而郑光祖至无名氏的散曲则由暴希明与肖妍负责。作品涵盖了散曲艺术的多样性,语言风格或质朴,或清丽,或豪放,能够灵活表达情感与描绘景象。散曲作品在叙述情感和描绘物象时,能够深刻地体现其本色之美。
5、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鲈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6、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文莲小传 莲花,也叫荷花、芙蓉、芙蕖,是江南水乡最常见的多年生草本花卉。莲花以其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在中国文人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花中的君子”。
《张养浩》古文翻译
译文:张养浩,字希孟,是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具备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了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一天到晩不停地读书,白天默默地背诵,夜晚就关上门,点上灯偷偷地读书。张养浩任堂邑县尹。
翻译:张养浩,宇希孟,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年仅十岁时,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他就白天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偷偷地读书。
以下是《元史·张养浩传》张养浩,字希孟的文言文翻译: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年幼的时候就有侠义行为。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不小心把钱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丢钱的人已走远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送还给了那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络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网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